首页 > 新闻资讯

探究大学生心理障碍:我们该如何破冰?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YYYY-03-29   点击:0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压力的增大,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在寻求心理帮助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大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1.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阻碍因素

 

在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的研究中发现,尽管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急需帮助,但他们往往倾向于求助于非专业的朋友、同学或家庭成员,而不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多重阻碍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求助行为。

 

1.1缺乏情感能力

情感能力的缺乏是阻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一大因素。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指出,情感能力包括识别、描述和管理情绪的能力。研究发现,情感能力低下的学生,虽然他们对寻求帮助有更强烈的需求,但同时也因为缺乏必要的技能而不愿或不知如何求助。这导致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1.2对专业帮助持负面看法和态度

另一大障碍是大学生对专业心理帮助持有的负面看法和态度。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可能因为先入为主的消极信念,比如认为专业心理帮助无效,或担心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而感到羞耻,从而回避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这种负面的态度和恐惧感,严重限制了他们获取帮助的机会。

 

2.大学生利用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障碍

 

虽然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障碍,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必要的帮助。

 

2.1污名效应

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认为,心理疾病的污名效应是阻碍学生利用心理咨询服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疾病的标签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形象,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业和社会交往中遭遇困难,进而使他们在寻求帮助时产生顾虑。

2.2心理咨询机构的可得性差

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发现,心理咨询服务的可得性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障碍。许多学生反映,由于心理咨询资源有限,他们在寻求帮助时常常面临长时间等待的问题。此外,心理咨询机构的工作时间通常与学生的课程时间冲突,增加了他们获取服务的难度。

2.3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质量不佳也是学生不愿意或不能有效利用心理咨询服务的原因之一。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指出,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存在咨询人员培训不足、使用的诊断工具不一致、转诊程序复杂、缺乏有效治疗计划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认为,高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不仅要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可得性和质量,还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改变大众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和认知,从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勇于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首页 公司介绍 新闻动态
Copyright © 2024-2025   版权所有 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   备案号:蜀ICP备2024080549号